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信息 > 规划解读
索引号: 公开方式:
文号: 公开日期: 2023-11-29
发布单位: 信息来源: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后亚运”时代,看杭州如何以规划和自然资源之力持续惠民
发布日期: 2023-11-29 16:42 浏览次数: 字体:[ ]

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已经落下帷幕,但是遍布杭州全市域的亚运场馆、钱塘江南岸的亚运公园等,仍然人潮涌动。自杭州获得第19届亚运会主办权以来,各大赛事场馆、亚运村等一系列重大项目能够顺利落地,离不开杭州市自然资源系统的有力保障。“后亚运”时代,杭州如何以规划和自然资源之力持续惠民,让老百姓继续享受高品质的文化生活,成了摆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640 (4).png

亚运场馆赛后利用“公益惠民”

在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闭幕之前,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杭州市体育局已就场馆的赛后利用工作完成了相关研究。

由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资深规划专家黄文柳主笔的《关于持续科学引导亚运竞赛场馆赛后利用与管理的建议》已提交市体育局,并得到答复;推动形成的《杭州市推进亚运场馆赛后综合利用总体方案》,明确杭州市域范围41个亚运场馆将在赛后按照“应开尽开、公益惠民,数字赋能、便捷高效,政府引导、综合利用”的原则,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利用。

640 (5).jpg

据了解,按照运营主体,亚运场馆主要分为三大类。由市和区县(市)两级政府管理运营的场馆共11个,如杭州体育馆等,赛后根据场馆功能和定位,恢复原有体育功能,计划引入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和活动,积极打造赛事之城,并向社会低收费或免费开放。由高校管理运营的场馆共3个,如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体育场等,赛后恢复学校体育教学功能。由企业管理运营的场馆共22个,如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等;其中3个临时场馆赛后拆除临时设施,恢复原有会展、道路功能,另外 19个场馆赛后恢复体育功能,鼓励承办体育赛事活动。

亚运村也将在属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助力下,进行赛后功能转换,整体谋划提升为具有“时代特征、江南特色、杭州特点”的省域未来社区样板,并与钱江世纪城、奥体博览城等区域复合联动,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

公园城市建设“照亮”生活日常

亚运主题公园已经成为一个新晋网红打卡地。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散步、运动,还不忘和隔壁的“大莲花”“杭州之门”合个影。不仅是亚运主题公园,小河公园、运河体育公园等多个公园绿地,人气都在不断攀升。

640 (5).png

2021年以来,杭州连续多年将公园建设列为年度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为了让公园建设得更亲民、更友好,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部分公园早在方案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一老一小”需求,优化公园内的地形、园路、坡地、亲水平台等设计,增加座椅、慢行步道、厕所、母婴室等适老适儿设施,让老人和孩子游憩更舒适。一些公园还锁定“00后”偏爱时尚运动的特点,打造了适合青少年玩滑板、跳街舞以及攀岩的场所,公园正成为全民健身的绝佳空间。

640 (6).png

随着全市“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村镇)公园-游园”城乡公园体系逐步建立,预计2035年,杭州将力争实现“300米半径范围内可达不小于2000平方米、500米半径范围内可达不小于5000平方米的公园绿地”的目标。

此外,杭州还切实加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国土空间全要素管控及综合利用,完善交通衔接设施,统筹沿线土地开发重点,推动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落地。眼下,一张与杭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相匹配的轨道交通规划线网已基本形成。

下一步,杭州将结合“规划编制攻坚年”,做好《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及全市各重点专项、详细规划的编制报批工作。加快构建市域统筹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传导体系,不断优化城市空间格局,以高质量规划编制引领城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持续挖掘好、利用好、延续好亚运会为杭州带来的发展“红利”,梳理、锚固“亚运遗产”,助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