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口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浙江人口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3-08-25 09:26
来源:省统计局
来源:
访问次数:
【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
打印人口是第一资源,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其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我省加快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过程中,人口问题日益凸显为一个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新时代我省人口发展形势正加快转变,面临出生人口下降、人口流动分化加剧、人口老龄化加速、城镇化比例持续提高等诸多新形势和新特征。在今后一段时期,这些趋势可能进一步加剧,并对新时代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基础性影响。
一、浙江人口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人口再生产方式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前的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的传统型向改革开放以来的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型转变,全省人口发展呈现总量平稳增长、素质不断提升、集聚效应明显、城镇化质量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目前,人口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对高端人才的虹吸效应不断增强,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了良好的人口资源平台。
(一)浙江人口概况
根据全省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2019年末,浙江省常住人口为58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3万人。
从城乡结构来看,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4095万人,农村人口1755万人。城镇化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0.0%。
从性别构成来看,2019年末,全省男性3004.7万人,占总人口的51.4%;女性2845.3万人,占总人口的48.6%。性别比(男:女)为105.6:100。
从年龄结构来看,2019年末,全省0-15岁的人口为824.9万人,占总人口的14.1%;16-59岁的人口为3820.0万人,占总人口的65.3%;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205.1万人,占总人口的20.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830.7万人,占比为14.2%。2019年人均预期寿命79.1岁,居全国前列。
从人口自然增长情况来看,2019年全省出生人口60.9万人,死亡人口32.0万人,自然增加人口28.9万人。出生率为10.51‰,死亡率为5.52‰,自然增长率为4.99‰。
表1 2014-2019 年浙江常住人口自然变动情况(万人)
年份 | 常住人口总量 | 出生人数 | 死亡人数 | 自然增长数 | 人口净流入 |
2014 | 5508 | 57.8 | 30.3 | 27.5 | -17.5 |
2015 | 5539 | 58.1 | 30.4 | 27.7 | 3.3 |
2016 | 5590 | 62.4 | 30.7 | 31.7 | 19.3 |
2017 | 5657 | 67.0 | 31.3 | 35.7 | 31.3 |
2018 | 5737 | 62.8 | 31.8 | 31.0 | 49.0 |
2019 | 5850 | 60.9 | 32.0 | 28.9 | 84.1 |
从省内地区分布来看,常住人口数最多的3个市分别为杭州、温州和宁波,其中杭州市常住人口数已超千万,显示其作为省会城市和新经济模式下新兴的较大城市,对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人口有着较强的集聚能力。
表2 2018-2019年全省及各市人口主要数据
地 区 | 年末常住人口(万人) | 出生率(‰) | 死亡率(‰) | 城镇化率(%) | ||||
2019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18年 | |
全 省 | 5850 | 5737 | 10.51 | 11.02 | 5.52 | 5.58 | 70.0 | 68.9 |
杭州市 | 1036 | 980.6 | 11.1 | 11.3 | 5.1 | 5.1 | 78.5 | 77.4 |
宁波市 | 854.2 | 820.2 | 9.5 | 9.5 | 4.8 | 4.7 | 73.6 | 72.9 |
温州市 | 930 | 925 | 10.6 | 11.5 | 5.0 | 5.0 | 70.5 | 70 |
嘉兴市 | 480 | 472.6 | 11.6 | 11.6 | 5.8 | 5.8 | 67.4 | 66 |
湖州市 | 306 | 302.7 | 9.7 | 10.1 | 6.6 | 6.7 | 64.5 | 63.5 |
绍兴市 | 505.7 | 503.5 | 9.1 | 9.0 | 6.4 | 6.5 | 68.4 | 66.6 |
金华市 | 562.4 | 560.4 | 11.3 | 12.4 | 5.6 | 5.7 | 68.7 | 67.7 |
衢州市 | 221.8 | 220.9 | 10.6 | 11.3 | 6.4 | 6.5 | 60.0 | 58 |
舟山市 | 117.6 | 117.3 | 8.1 | 9.1 | 6.7 | 6.4 | 68.6 | 68.1 |
台州市 | 615 | 613.9 | 10.7 | 11.9 | 5.9 | 6.1 | 63.7 | 63 |
丽水市 | 221.3 | 219.9 | 11.6 | 12.5 | 6.1 | 6.1 | 63.0 | 61.5 |
(二)浙江人口数量在全国的位置
近年来,浙江坚持新发展理念,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与此同时,高效、便捷的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体系以及“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作为,吸引了大量省外人口。从全国范围看,省际流动人口越来越集中在长三角地区,而浙江正在成为长三角人力资源集聚的新高地。
2019年末,浙江以5850万人的常住人口总量在全国居第十位,占全国总人口的4.2%;常住人口比2018年末增加113万人,仅次于广东(175万人);当年人口增速1.97%,超过广东(1.54%),居全国第一;常住人口增量扣除自然增长量后,净流入量为84.1万人,居全国第一。
图1 2019年全国各省(区、市)常住人口数量
2011-2014年,由于大规模推动机器换人、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浙江常住人口呈小幅净流出态势。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现,从2015年起,常住人口重新开始净流入,且净流入规模不断扩大,由2015年的3.3万人扩大到2019年的84.1万人。2017-2019年,浙江人口增量分别为67、80和113万人,连续3年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广东;人口净流入量分别为31.3、49.0和84.1万人,其中2017年和2018年列广东之后,居全国第二位,2019年居全国第一。人口净流入的不断增加,说明浙江吸引了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大量劳动力就业(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的外来人口主要来源地包括安徽、河南、贵州、江西、四川等)。
图2 2019年全国各省(区、市)常住人口增量
分城市来看,2019年杭州常住人口增量55.4万人,比深圳多14.18万,比广州多15.25万人,居全国第一。宁波常住人口增量34万人,居全国第四。杭州和宁波两个市合计增量89.4万人,占全省增量的79.1%,说明浙江常住人口的增加主要是缘于这两个城市对人口的虹吸效应。
图3 2019年全国主要城市常住人口增量情况
(三)浙江劳动年龄人口
1.劳动年龄人口总量。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中,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3820.0万人,占总人口的65.3%,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从趋势上看,从2015年开始,浙江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重一直呈平缓下降趋势,从2015年的68.4%,下降至2019年的65.3%,但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一直维持在3800万上下的高水平,全社会的劳动力供给比较充足。
人口总抚养比[1]小于或等于50%称为人口红利期,表示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浙江的总抚养比为37.6%,比全国平均水平(41.5%)低3.9个百分点,在长三角区域,逊于上海(35.5%),优于江苏(40.1%)、安徽(48.9%)。全社会年龄结构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橄榄状特征,社会负担相对较轻,仍处于人口红利期。
2.劳动年龄人口结构。2019年末浙江省16-59岁常住人口中,男性1990.2万人,占52.1%;女性1829.8万人,占47.9%;男性比女性多4.2个百分点,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8.8。
分年龄段来看,浙江劳动年龄人口总体呈现年龄较大群体占比相对较高,而年轻群体占比较低的态势,特别是16-24岁群体比例明显偏低(见表3)。随着时间推移,当这部分人群成为30岁以上壮年劳动力时,如果没有外来净流入人口的补充,全社会劳动力将出现明显不足。
表3 2019年浙江省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年龄结构
年龄段(岁) | 人数(万人) | 占比(%) |
16-19 | 215.1 | 5.6 |
20-24 | 292.7 | 7.7 |
25-29 | 397.7 | 10.4 |
30-34 | 467.4 | 12.2 |
35-39 | 424.1 | 11.1 |
40-44 | 449.4 | 11.8 |
45-49 | 556.2 | 14.6 |
50-54 | 565.8 | 14.8 |
55-59 | 451.6 | 11.8 |
16-59合计 | 3820 | 100 |
3.劳动年龄人口在省内的区域分布。从省内分布情况来看,杭州、宁波、温州3个市占据了全省接近一半的劳动年龄人口,为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供给。这3个市的劳动年龄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也都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相反,衢州、舟山、丽水等市劳动力流出较多,劳动年龄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相对较低。
表4 全省及各市劳动年龄人口情况(%)
地 区 | 劳动年龄人口数(万人) | 劳动年龄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 |
全 省 | 3820.0 | 65.3 |
杭州市 | 682.4 | 65.9 |
宁波市 | 582.1 | 68.1 |
温州市 | 626.9 | 67.4 |
嘉兴市 | 319.6 | 66.6 |
湖州市 | 195.8 | 64.0 |
绍兴市 | 312.7 | 61.8 |
金华市 | 377.3 | 67.1 |
衢州市 | 129.1 | 58.2 |
舟山市 | 73.6 | 62.6 |
台州市 | 393.9 | 64.1 |
丽水市 | 132.9 | 60.1 |
受高等教育人口比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劳动年龄人口的素质。从该指标看,各市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杭州的这一指标遥遥领先于其他市,可见杭州集中了大量的高学历人才,总体劳动力素质为省内最高。除杭州以外,宁波、湖州、绍兴、金华等地的这一指标也相对较高,这几个市作为新兴都市圈的代表,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也比较大。
表5 2019年全省及各市20-59岁受高等教育人口比重
地 区 | 比 重 | 其中:男 | 其中:女 |
全 省 | 38.1 | 39.7 | 36.5 |
杭州市 | 57.0 | 58.6 | 55.2 |
宁波市 | 37.8 | 38.5 | 37.0 |
温州市 | 32.3 | 33.8 | 30.7 |
嘉兴市 | 32.4 | 33.4 | 31.2 |
湖州市 | 37.0 | 39.1 | 34.9 |
绍兴市 | 40.0 | 42.3 | 37.6 |
金华市 | 37.1 | 38.9 | 35.0 |
衢州市 | 34.7 | 36.8 | 32.7 |
舟山市 | 35.7 | 36.3 | 35.0 |
台州市 | 32.2 | 34.0 | 30.3 |
丽水市 | 34.8 | 36.4 | 33.2 |
二、影响人口变化趋势的因素
从中长期来看,人口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影响人口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有老龄化、生育率、人口流动、城镇化等因素。
(一)老龄化
国际上通常把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2019年,浙江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20.6%,65岁及以上人口占14.2%,都已远远超过国际通用的一般老龄化标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浙江人口老龄化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老龄化速度加快,低龄老人比重明显增大。由于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婴儿已逐步进入老年期,浙江低龄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明显扩大。2019年,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比2015年增加269.8万人,年均增长6.3%,比2010-2015年这5年间的年均增速(4.3%)高2.0个百分点。
表6 2010-2019年60岁以上常住人口数(万人)及占比(%)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2010年 | ||||||
人数 | 比重 | 人数 | 比重 | 人数 | 比重 | 人数 | 比重 | 人数 | 比重 | 人数 | 比重 |
1205.1 | 20.6 | 1124.4 | 19.6 | 1069.2 | 18.9 | 967.1 | 17.3 | 935.3 | 16.9 | 755.9 | 13.9 |
根据以往人口普查和调查结果,将分年龄段人口数据平滑移动,可以预计,2020年至2030年,60-69岁低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将继续增大至接近50%,预计2035年将超过50%,而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则保持在25%以下。2020-2030年,浙江低龄老人相对较多,在整个社会进入超老龄化之前,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的一个巨大窗口期,需要抓住时机,健全完善养老、医疗及生活服务等相关方面的制度体系。
二是老龄化程度地区差异明显,外来劳动力延缓地区老龄化进程。浙江的外来人口年龄结构主要集中在25-50岁,其中25-29岁、30-34岁比重最大,分别为15.8%和13.1%。分市看,各地老龄化程度差异很大。经济实力较强的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和台州等市,由于外来劳动力人口集聚,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这些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其老年人口占比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温州市老龄化程度最低,60岁及以上老年常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7.1%,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5个百分点。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嘉兴进入国家战略核心区后,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也逐年增加,60岁及以上老年常住人口占比为20.0%,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显著低于其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
同时,外出人口相对较多的衢州、舟山、丽水等市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均高于户籍人口老龄化水平,其中,舟山市的老龄化程度最高,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占比分别为27.9%和27.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8.3和5.3个百分点。
(二)生育率
近几年计划生育政策连续出现重大调整。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简称“全面二孩”政策)。出生人口从2013年的54.9万人增至2017年的67万人,2018年回落到62.8万人,2019年进一步回落到60.9万人;人口出生率从2013年的10.01‰逐步升至2017年的11.92‰,2018年回落至11.02‰,2019年进一步回落至10.51‰,同期死亡率仍稳定在5.5‰至5.6‰的低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13年的4.56‰上升至2017年的6.36‰,再回落到2019年的4.99‰。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后,浙江出生人口和出生率都有大幅提高,但生育高峰期很快于2017年到来,早于政策出台时的预期。2017年常住出生人口达67万人,粗出生率为11.92‰,2018年开始常住出生人口明显回落。同时,自2014 年“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浙江的二孩出生比例在明显提升后趋向稳中有降。根据计划生育统计报表结果,2017年浙江二孩出生率达到53.37%的历史新高,但2018年就下降到50.09%。
图5 2010-2019年浙江常住人口出生总量和出生率情况
重新回到适度生育水平难度巨大。从历史数据来看,生育水平下降不是新问题,但是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背景下,如何推动生育水平适度提升,保持一定的出生人口规模,存在巨大挑战。一是育龄妇女规模减少。近年来,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生育规模逐年下降,目前的育龄妇女(15-49 岁)人群自身大多为独生子女一代,受当年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其人数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其中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20-29 岁)相当于俗称“90后”群体,其人数也明显减少。二是生育意愿较低。调查显示,浙江省育龄女性的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65 个,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14个。三是生育成本巨大。根据全国生育意愿调查,经济负担重成为育龄妇女不再生育的最主要原因,其中,浙江省的比重虽然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也达到了46.9%。此外,几乎所有的被访者都认为学前教育支出对他们来说负担较重。而对于双职工家庭而言,子女照料和家庭服务严重依赖家庭代际支持。
根据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育龄妇女不打算再生育的原因分布如下表。
表7 2017年育龄妇女不打算再生育的原因分布(%)
原因 | 全国 | 浙江 |
经济负担重 | 60.3 | 46.9 |
年龄太大 | 20.8 | 28.4 |
没人带孩子 | 5.4 | 6.3 |
养育孩子太费心 | 3.2 | 4.1 |
夫妻身体原因 | 2.6 | 2.3 |
自己还没想好 | 1.8 | 2.1 |
影响个人事业发展 | 1.0 | 1.0 |
丈夫不想生 | 0.8 | 1.1 |
现有子女不愿意 | 0.7 | 1.0 |
其他 | 3.3 | 6.9 |
(三)人口流动
2019年,浙江吸引了84.1万的人口净流入量。这些人口流动为浙江带来的正面作用十分明显,除了上文提及的延缓老龄化进程外,还有效提升了劳动力的总体素质,增加了我省尤其是杭州、宁波等较大城市的人口红利。
一是全省外来人口素质提高,杭州省外流入人口趋于高学历年轻化。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全省外来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有了明显的改善。2019年,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外来人口占全部外来人口的21.5%,比重比2016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大学专科及以上的比重为7.7%,比2016年提高0.9个百分点。
表8 全省及杭州外来人口受教育程度占比(%) | ||||
受教育程度 | 全省外来人口 | 其中:杭州省外人口 | ||
2019 | 2016 | 2019 | 2016 | |
小学及以下 | 25.6 | 25.3 | 17.9 | 18.8 |
初中 | 52.9 | 54.8 | 41.0 | 46.9 |
高中 | 13.8 | 13.0 | 20.6 | 15.4 |
大学专科及以上 | 7.7 | 6.8 | 20.5 | 18.9 |
杭州、宁波等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人口集聚优势更是明显。杭州的省外人口中,20-34岁青壮年人口超过4成,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近5个百分点;40-55岁外来人口的占比则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杭州外来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也在全省遥遥领先,超过1/5的省外流入人口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比全省水平高出12.8个百分点。外来人口的高学历、年轻化,不仅缓解了包括杭州在内的我省人口老龄化加剧趋势,更为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是外来人口流入地选择发生变化,杭甬人口集聚效应明显。随着省委、省政府加快打造大湾区建设,其核心杭州湾经济区的人口和经济密度不断加大。作为“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的杭州和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地的宁波,这两年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在2019年全省113万的人口增量中,杭州和宁波的增量合计占全省的近8成,其中杭州和宁波分别占全省增量的49.0%和30.1%,显示出这两个副省级城市在省内超强的人口凝聚力。
(四)城镇化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人口布局持续优化,城镇化率持续提高。2019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0.0%,高出全国9.4个百分点,列广东、江苏之后,为省、区第3位,比2010年末提高8.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
表9 全省及各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区 域 | 2010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全 省 | 61.6 | 68.0 | 68.9 | 70.0 |
杭州市 | 73.3 | 76.8 | 77.4 | 78.5 |
宁波市 | 68.3 | 72.4 | 72.9 | 73.6 |
温州市 | 66.0 | 69.7 | 70.0 | 70.5 |
嘉兴市 | 53.3 | 64.5 | 66.0 | 67.4 |
湖州市 | 52.9 | 62.0 | 63.5 | 64.5 |
绍兴市 | 58.6 | 65.5 | 66.6 | 68.4 |
金华市 | 59.0 | 66.7 | 67.7 | 68.7 |
衢州市 | 44.1 | 55.7 | 58.0 | 60.0 |
舟山市 | 63.6 | 67.9 | 68.1 | 68.6 |
台州市 | 55.5 | 62.2 | 63.0 | 63.7 |
丽水市 | 48.4 | 59.7 | 61.5 | 63.0 |
分市看,各地城镇化水平均稳步提高,且地区间城镇化水平差距在缩小。11个市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极差(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由2010年末的29.2个百分点缩小到2019年末的18.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衢州市和丽水市,2019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比2010年提升15.9和14.6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升幅7.5和6.2个百分点,城镇化推进十分迅速。
三、展望浙江人口结构变化趋势
综合各方面因素,预计浙江省人口发展变化将呈现如下特点:未来10年常住人口总量继续保持增长;少子化、老龄化将进一步加剧,劳动年龄人口波动下降,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人口素质稳步提升,总体受教育水平平稳提高;人口城镇化进入平稳期;人口加速向四大都市区集聚。
(一)预计人口总量在未来10年仍保持增长趋势
考虑到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对省外流动人口的吸引力特别是杭州、宁波等较大城市的集聚效应、“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将超过6000万人,全省人口总量未来10年仍保持增长趋势。
(二)少子化、老龄化趋势加剧
“全面二孩”政策下,常住人口出生高峰已经在2017年出现,考虑到上文提及的影响生育率的主要因素,预计今后出生率将逐步缓慢下降。“十四五”期间,年均出生人口可能在60万人左右,比“十三五”时期有所减少。0-15 岁常住少年人口总量和比重将缓慢回升后转为下降,“全面二孩”政策仍然不能扭转浙江的少子化趋势。
预计劳动年龄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将从2019年的65.3%下降到2025年的60%左右,考虑到老龄化进程,到2035年,可能会继续下降到52%左右。以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为67%左右计算,届时抚养比将达到1.9:1左右,即1个经济活动人口将承担1.9个非经济活动人口的抚养任务,这意味着浙江人口数量型红利的结束。在未来10年中,必须积极引进年轻活力型人口,加快人力资本投资,以延长人口数量型红利机会窗口期,并把握人口质量型红利的机会窗口,尽快释放人口质量红利。
全省老龄化将加快迈向超老龄化阶段。按照联合国标准,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4%,即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浙江已于2019年超过这一标准。10-15年后,预计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21%-26%,进入超老龄化阶段,这将对我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提出较大挑战。
(三)人口素质稳步提升
人口数量红利的逐步消失是一个必然趋势。为解决深度老龄化和高抚养比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尽早转向注重人口质量红利。人口素质的提升可以释放人口质量红利,有利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是解决高抚养比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
随着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推进,无论是本地劳动力素质还是外来劳动力素质,都将不断提高。有赖于浙江先后推出的一系列人才吸引政策,以及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对省外较高学历人才的吸引力持续提升,外来人口受教育程度也明显提高,尤其是杭州、宁波等大城市,提高幅度领先全国平均水平。面向新时代,浙江人口受教育水平将加快提升,预计到2025年,基础教育普及率将继续保持高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65%左右,外来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将接近10年,与整体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四)人口城镇化将进入平稳期
浙江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人口城镇化进程将稳步推进,最终进入平稳期。预计2025年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将分别达到75%和56%左右。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差距将逐年缩小,再过15年,将缩小到12个百分点左右。常住城镇人口比重年均提高的幅度将逐渐下降,最终趋于平稳,而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年均增幅逐年上升。
(五)人口加速向都市区核心区集聚
杭州、宁波、温州和金义四大都市区成为高端要素、高端产业集聚地。人口集聚为产业集聚夯实了基础,产业集聚强化了人口集聚的趋势。2019年,全省四大都市区内常住人口总量为3382.6 万人,占全省的57.8%,比重比2015年(56.7%)提高1.1个百分点。另基于手机信令大数据,四大都市区核心区常住人口总量占全省的69.5%,且四大都市区核心区人口流动的规模量级,均高于其他区域。都市区核心区成为全省人口密度、人才浓度、人口流动度最高的区域。预计,随着“四大建设”等重大战略的推进,全省人口将加速向四大都市区核心区集聚。预计到2025年,四大都市区核心区常住人口占全省比重将超60%。
课题组:浙江省统计局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执 笔:叶鑫潮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浙江统计年鉴(历年)。
[2] 浙江省统计局,历年浙江省人口主要数据公报。
[3]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省人口中长期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4] 姚引妹,新时代浙江高质量发展中的人口趋势预测分析。
[5] 赵静,浙江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新特点及政策建议。
[6] 赵静,浙江人口吸引力持续加大外来人口素质有所提高。
[注]
[1]人口总抚养比=(14岁及以下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15~64岁人口*100%。总抚养比越小,负担越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