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5省24所学校,宁波古稀退休教师夫妇多年支教山区 大山里来了“魔法爷爷”和“知心奶奶” | ||||
|
||||
几天前,在四川凉山喜德县2024火把节晚会上,当来自宁波的退休教师忻元华和滕崇夫妇出现在舞台,现场传出一阵欢呼声。正在观看晚会的喜德中学老师学生不停给边上的人介绍:“这是来我们学校支教的忻老师和滕老师!” 晚会上,忻元华分享了他们的支教历程。这些年,忻元华夫妇走进大山,先后跑了5个省、24所学校,总共有3万多名学生受益。忻元华今年78岁,他和74岁的爱人滕崇是宁波一所高校的退休教师。从2019年开始,两位老人奔赴各地山区支教,一个普及科学实验知识,一个带去心理健康教育,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魔法爷爷”和“知心奶奶”。 今年,忻元华带领来自宁波的退休老师组团开展支教,“忻元华”银龄教师支教团队走进四川凉山。从单独出行,到夫妻携手奔赴各地,再到现在组团走进大山,忻元华发挥着最大的热情,帮助一批又一批山里的孩子开拓视野。 点燃对科学的好奇心 在喜德中学露天操场举行的实验课上,数百名孩子围成一圈。伴随着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倒计时,一支支“水火箭”在操场腾空而起。站在中央的忻元华一边操控实验设备,一边用扩音器解释科学原理。科学实验带来的神奇一幕,引来孩子们阵阵欢呼。 记者眼前的忻元华,爽朗矍铄,动作麻利稳健,语言生动有趣。支教的开始,发生在忻元华69岁那一年。他看到一则启事,招募志愿者到江西山区支教,于是就报了名。“当时有200多个志愿者报名,最终只录取24个。”忻元华至今记得当时的忐忑,一般50岁以上不再被录用,但由于他擅长科普教育,幸运入选。就这样,忻元华不仅成了队伍里唯一一名科普志愿者,也是年龄最大的支教老师。为了这次支教,忻元华找回了几十年前的本领,定制实验设备,“以前担任高中教师,就开发过一些实用的教学仪器,那次我又专门开发一些比较轻的器材带进大山。” 多年支教下来,忻元华的实验课十分受欢迎。他给记者展示了一段在凉山越西中学支教期间的上课视频。下午5时,6张课桌围成半圈,学生围成圈凑上前来,一双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充满好奇。只见忻元华插入电火花装置,按下开关,3秒钟后,“砰”的一声,瓶子飞速冲向教室角落,孩子们发出一阵惊呼。这是忻元华自制的简易高压装置。这套装置他前后花了两年时间研发改进。“实验课程,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也在普及安全知识。”每设计一项实验设备,忻元华都从多个维度考虑。 小小的实验设备,变成了孩子们眼里的“魔法”道具。3分钟制冰、用磁悬浮飘起苹果、模拟火箭发射、摩擦起火……这都是忻元华的“拿手好戏”。 很多学生被这样的神奇实验所吸引。喜德中学学生张志忠看完实验后连说不可思议,“看到磁悬浮实验的时候我都震惊了,想不到一块小小的磁片能承载起一个苹果的重量,这激发了我学习背后规律的兴趣。” 去一个地方支教,忻元华就把实验设备寄到当地,每次要打包10多个包裹。就这样,忻元华远赴广西边境山区、甘肃陇西山区、湖南溆浦县、四川金沙江彝族村寨和大凉山等山区支教。这些山区学校,几乎没有开设实验课。一堂堂实验课带给孩子们全新的体验,而孩子们在实验课上展露的好奇和渴望的眼神也深深印刻在忻元华的心头:亲眼可见的实验带给孩子们的震撼是最好的科学启蒙。 在忻元华家里,一叠厚厚的感谢信被悉心收藏。忻元华给记者随意读了几封信的内容:“您的实验课感染了一个少年的心。”“一个个实验点燃了我继续求学的好奇心。”……稚嫩的笔触像一团团火苗,充满温度和力量,坚定忻元华继续支教山区的信念。 种下健康成长的种子 忻元华的支教路越走越远,打动他的妻子滕崇。2019年开始,滕崇与丈夫同行,一个上科普实验课,一个上心理健康课。就这样,“魔法爷爷”和“知心奶奶”携手支教的故事慢慢传开了。 两位老人携手支教,家人担心他们的身体状况,劝说反对。两口子一方面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做足准备,适应当地环境,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2021年,忻元华被查出患有前列腺癌,医生强烈建议立即手术。当时,忻元华已经计划要赴四川凉山州盐源县和木里县支教,马上手术会耽误行程。忻元华与家人商量,说服了儿子,决定先去支教。最终,他10月初出发,11月中旬回来,12月住院并顺利手术。 攀山越岭、打地铺、吃土豆……面对艰苦的环境,两位老人没有退却。“比如在洛俄依甘乡,几乎没有平地,从住处到学校实验教室每天上下要爬600多级台阶,只要保持好的心态,恶劣的条件都可以克服。”忻元华淡然描述。 山区的孩子们质朴、单纯,但由于种种原因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在讲台上,滕崇循循善诱,给孩子们打开一扇扇心灵的窗户。“比如怎样了解自己、了解青春期,帮助他们积极阳光向上。” 在滕崇的手机里,一名凉山州美姑县的初中女孩经常发来消息,向她报告学习生活情况。几天前,女孩专门发来信息说期末考试取得全班第六名的好成绩。收到这条信息,老两口难掩欣喜。 滕崇与女孩子的缘分开始于一次心理课。一次课后,女孩向滕崇倾诉了自己的经历,由于与同学发生矛盾,心理压力极大,每天难以入睡,甚至想过轻生。滕崇和这名女孩建立紧密联系,让女孩有时间就去找她聊天。校园里碰见了,滕崇也会拍拍这个女生,帮助她解开心结。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导和关心,女生放弃了轻生的念头。 就这样,滕崇成为了女生最信任的“知心奶奶”。有一次,女生患了中耳炎,治病需要1000元,母亲无力支付,想把她带回家用草药治疗。她向滕崇求助,滕崇当即转过去1000元,并鼓励她好好治疗。女生的姐姐正在大学里就读师范专业,知道妹妹的故事后,她专门加了滕崇的微信,表示毕业后一定会回到家乡当一名老师,做一个像滕崇一样的好老师。 打开孩子们的视野,守护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忻元华和滕崇携手帮助山区孩子。“忻老师和滕老师不仅为边远山区的孩子们进行科普,而且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希望的种子。”连续观摩两位老人的课程后,凉山州美姑县小学校长沙建峰发出这样的感叹。 从一对夫妇到一个团队 忻元华夫妇的义举感染了很多人。今年,中共宁波市委老干部局、宁波市教育局联合向宁波本地退休教师发出倡议,组建宁波银龄教师支教团队,面向凉山开展银雁支教行动,为“组团式”教育人才帮扶提供有效支撑。 倡议发布短短一周时间,支教活动就吸引了50余名退休教师报名。今年5月,“忻元华”银龄教师支教团队在宁波成立,包括忻元华夫妇在内的13名退休教师一同前往凉山教育帮扶,涵盖多个学科。 可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却选择去偏远山区支教。这个支教团平均年龄64岁,都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退休教师。“向忻老师夫妇学习,尽我们最大可能帮助当地年轻教师成长。”去凉山路上,不少老教师纷纷表示。 在凉山,每一名银龄教师都带了徒弟,传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他们建立长期线上交流小组5个,结对青年教师26名。忻元华收了个“徒弟”——越西中学物理教师李代福。22岁的李代福跟着忻元华制教具、做实验,给孩子们上科学课。在忻元华指导下,他改进电磁炮设计制作方案,演示效果大大提升。 “老教师们认真负责,在我们学校带了很多徒弟。”喜德中学党委书记勒革瓦铁连连表示感谢,“多亏了忻老师带来这么经验丰富的老师,让我们的年轻教师有了系统学习机会。” 发挥专业所长,银龄教师发挥所能改造硬件设施。信息技术教师王劲松用专业知识改造学校的教学系统,让教案、笔记、幻灯片等资源的共享更为便捷。在喜德中学,王劲松发现学校计算机房的电脑几近报废,学生只能进行理论教学,无法进行实操训练。王劲松利用晚上课余时间,对42台电脑进行系统重装后成功修复。“这不仅解决了学生上机练习问题,还帮我们省了近10万元的费用,真是不可思议。”勒革瓦铁高兴地说。 如今,这些师徒仍保持着密切沟通,通过“空中课堂”保持联系。忻元华对团队充满了期待。在忻元华和滕崇夫妇支教故事的感染下,最近又有不少退休教师报名参加银龄教师支教团队。今年10月,将有更多的银龄教师奔赴凉山支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