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芝兰未来社区:精准把握群众需求 为民服务更有温度
  • 日期:2024-05-06 10:56
  • 来源: 潮新闻
  • 浏览次数:
  • 字体:[ ]

社区全域鸟瞰图

今年以来,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芝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一直非常热闹,升级改造后的邻里会客厅每天都会吸引不少社区居民来这边办事、休息、活动。

邻里中心

当地以居民需求为第一出发点,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将居民意见建议梳理形成“民生清单”,借助未来社区打造的契机,在旧改基础上进行功能升级,用治理精度提升社区温度和群众满意度,功能更完善的邻里会客厅仅仅是其中一个小“缩影”。

芝兰社区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主要由明州花园、奥力孚公寓、新恒公寓等多个90年代老旧小区组成,社区常住人口9000人,其中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占比达10%,人口老龄化显著。

以明州花园小区为例,平均房龄22年。和楼龄一样,居民的年龄也普遍偏大,生活上的不便日益凸显。

得知许多小区业主对加梯的意愿比较强烈,芝兰社区积极发挥属地优势,整合多方力量资源,在物管中心的主导下,配合召开政策宣传会、发放加梯宣传册、摸排梳理加梯意愿强烈业主信息、初步了解业主协商结果,确定重点加装电梯单元。

明州花园电梯施工现场

今年1月,明州花园第一部加装电梯竣工交付,“我们一号楼一单元的电梯装好了,我们老年人再也不用走楼梯上上下下了,不知道方便了多少。”明州小区业主代表胡伸全兴致勃勃地说。

“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努力做到让数据多流动,让百姓少跑腿,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感受到社区的关怀。”芝兰社区书记贺惠惠说,“在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我们也要满足居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快乐星期五俱乐部

每周五,社区会专门聘请名师到“快乐星期五”俱乐部教唱红歌、民歌或戏曲,有时还会开展时事政治、科学养生、医学等知识讲座,既为社区老年人搭建了友谊的桥梁,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扎实推进老年教育工作,让社区老年人生活有“知”有味。

芝兰社区擦亮了“银辉之家”“快乐星期五”等品牌,开展健康讲堂、文体娱乐等普惠性服务;通过“分类建档”“以老助老”“老老”结对等模式关爱高龄、空巢老人,实现了“老有所养”。

“一小”场景

同时,新碶街道也关注到“一小”的多样化需求,携手“一家托育”“儿童之家”等社区内公益资源机构开展系列活动,做到寓教于乐,让幼有所育,幼有所学,致力打造儿童友好社区。

此外,作为典型的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散杂居类型社区,芝兰社区内有居民近万人,含苗、回、彝、土家等10个少数民族居民二百余人。

为了加强社区民族工作,共铸“敦亲睦邻”的美好家园,社区特别组建了民族之花文艺轻骑队,充分发挥各民族同胞大多能歌善舞的特点,积极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从最初的10人,到如今的54人,以芝兰社区为主的民族之花文艺轻骑队活跃在市区的各个舞台上。

民族之花文艺轻骑队表演现场

社区还依托邻里中心,全年不间断地开展一系列邻里节相关活动,鼓励各民族居民融入社区大家庭。“以前邻居之间一年也说不上一句话。但自从社区举办邻里节,大家打开家门,相互认识,我们生活也更和谐愉快了。”俄罗斯族居民王凤梅开心地说。

在浙江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最新公布的浙江省未来社区名单上,芝兰社区顺利入选。

【潮新闻+】北仑9个未来社区获得省级命名

北仑区已申报7批次共17个省级未来社区创建名单,其中3个新建类,14个旧改类,全部实现开工。按照“普惠共享、有序提升”原则,继续扩大未来社区覆盖面。

按照分级分类,北仑有序推进未来社区创建。据悉,星阳、岩河等9个未来社区已获得省级命名,其中星阳未来社区作为一老一小服务典型案例获得央视报道。

通山、横杨、衙前三个新建类未来社区全部完成开工,宁波市第一个开工的新建类未来社区——通山未来社区,目前主体已基本完工,预计6月项目竣工,“通山之门”将成为城市新地标。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