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2031/2006-770716 | 主题分类: | 政务综合类 |
---|---|---|---|
发布机构: | 浙江省发改委 | 成文日期: | 2006-01-25 |
索引号: | 002482031/2006-770716 |
---|---|
主题分类: | 政务综合类 |
发布机构: | 浙江省发改委 |
成文日期: | 2006-01-25 |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 ||||||||||||||
|
||||||||||||||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总体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一)“十五”取得巨大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十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台风洪涝、高温干旱等灾害的严峻考验,面对非典、禽流感等疫情的严重冲击,面对发展中资源环境制约、贸易摩擦加剧、社会矛盾增多的种种压力,全省人民大力弘扬浙江精神,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奋力克难攻坚,保持了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使“十五”时期成为浙江综合实力提高较快、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的时期。全省生产总值迈上万亿元台阶,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00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1000亿美元;城市化加快推进,改革开放继续深化,以“五大百亿”工程为主体的重点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居各省区之首。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放眼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当今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明显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国内外经济互动日益增强。这总体上有利于浙江利用国际资源、吸纳高端要素、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油价和人民币汇率等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围绕资源、技术、市场、人才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这对浙江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提出了新挑战。 纵观国内,经济社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社会活力和发展动力充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加速升级,社会保持长期稳定,发展潜力巨大。这为浙江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发展步伐创造了有利条件。全国区域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这对浙江实现高起点上更高水平的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提出了新要求。 立足浙江,实现高起点上更高水平的发展任重道远。“十五”计划目标圆满完成,中共浙江省委相继作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等重大战略部署,全省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良好氛围,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科技等高端要素制约加大;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够平衡,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缓解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素质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和问题,必须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模式。 (二)深入实施“八八战略”,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坚持依法治省,扎实推进改革开放和统筹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 按照“立足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小康、继续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必须切实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推进又快又好的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化发展意识,抓住发展机遇,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强化经济增长的人才和科技支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逐步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推进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积极参与国内外经济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增强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社会公平,倡导和睦相处,健全民主法制,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改善民生,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完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一五”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 力争到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提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到2010年达到20000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0000元左右;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达到45%左右,投资和消费的比例更趋合理;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以上,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各省区前列。——体制机制和对外开放形成新优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加快,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民营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更加繁荣,初步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高,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 ——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展。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城乡、区域发展进一步协调,新增城镇就业30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非农从业人员比重达到80%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60%左右;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全省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0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000元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左右,努力缓解城乡、地区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公共服务有较大改善;居住、交通、工作、休闲环境逐步优化,物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生活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总体水平保持全国领先地位,30%的县(市、区)和40%的设区市基本达到生态县、市建设要求;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提高,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15%左右;发展循环经济取得明显成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阶段性目标;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左右。 ——公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文化大省建设步伐加快,文化建设“八项工程”扎实推进,科技、教育、人才、卫生、体育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现代国民教育、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医疗卫生体系和全民健身体系不断完善,学习型社会、创新型省份建设有效推进。 ——依法治省得到明显加强。“法治浙江”建设成效显著,政府职能全面履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积极推进;经济社会生活的法制环境不断改善,基层民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顺应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积极推进城市化,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产业新发展,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构建新体制,形成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1500万亩标准农田,提高基本农田的地力和产出,确保全省300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粮食流通和储备体系建设,加快省外粮源基地合作开发,确保粮食安全。增强农业的生态功能,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气候调节、自然观光等综合效用。 优化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着力建设浙北浙东沿海平原、浙中盆地丘陵、浙西北浙西南山区和沿海及岛屿四大农业区块。创建一批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县、示范园区,重点建设400个规模化标准化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150万亩设施农业基地、一批环保型畜牧业养殖场和100万亩标准养殖塘。实施百乡千村兴林富民示范工程,建成高效生态林业基地200万亩。 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把传统农业逐步提升为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和能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高效生态农业。大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实施“强龙兴农”工程,重点培育1万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和100万专业农民。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建立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市场、龙头企业、专业农户有机结合的贸工农一体化经济组织体系。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实行复种轮作、立体种养等农作制度,推进种养结合、粮经结合、粮饲牧结合和水产混养、套养、轮养。实施农机化促进工程,建立100个农业优势产业农机化示范基地。实施种子种苗和肥药减量增效工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行从育种、生产、加工、储运到营销整个产业链的标准化生产,强化从田头到餐桌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不断提高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比重。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三农”。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发挥乡村文化、养生、休闲功能,促进“农家乐”等特色旅游业加快发展。继续完善对农民的各项直接补贴政策,扩大补贴范围,加大补贴力度。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控制生产成本过快增长。提高农民就业能力,有效增加非农产业收入。 (二)建设农村新社区,努力改善农村整体面貌 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大力治理农村“散、脏、乱、差”,把传统村落建设成为现代文明的农村新社区。优化小城镇和村庄布局,积极稳妥地开展乡村撤并,加快推进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力争完成20000个村庄的整治任务,建成2000个全面小康示范村。合理制定农村居民人均建设用地定额,完善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机制,控制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引导农民向中心镇、中心村集聚。以生态村建设为载体,建设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实施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和沼气工程,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万村文化阵地和农村体育设施,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整合发挥“浙江农网”等信息平台的作用,加强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农村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实施农民健康工程。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建成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大力开展普法教育,鼓励司法部门和中介机构向农民提供法律援助,改善农村治安状况。
推动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以城乡共享为导向,完善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强交通枢纽和农村运输节点的连接,推进以乡村康庄工程为重点的农村交通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网的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等工程,稳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以区域中心城市和县城为核心,以中心镇、中心村为基本联接点,完善覆盖城乡的公交、电力、邮政、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网络。 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劳动力培训,把传统农民培育成为能适应分工分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加快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以县为主”的办学体制,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大扶贫助学力度,继续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爱心营养餐、食宿改造、教师素质提升等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深入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农业专业大户、农业企业主的专业培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 (三)积极推进城市化,强化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 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建设。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发挥城市群的网络效应,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杭州市要加快沿江、跨江发展进程,强化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功能,构筑杭州都市经济圈,使之成为全省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的核心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集聚区。宁波市要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性港口城市和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构筑宁波都市经济圈,使之成为浙江临港重化工业的核心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州市要加快城市东拓和港口建设步伐,加大外向发展力度,逐步发展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工业、商贸中心和港口城市,构筑温州都市经济圈,使之继续成为民营经济的先行区,辐射浙南闽北、影响皖赣的经济枢纽。加快培育金华包括义乌等城市在内的浙中城市群,充分发挥先进制造业和大型专业市场优势,使之成为中国小商品制造基地和贸易中心、浙江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发展极核。 强化大中小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按照“35221”的城镇体系规划,形成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中心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充分发挥大中小城市的比较优势,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鼓励大城市通过城际快速干道连接周边中小城市,形成点轴型组群式城市空间发展形态。支持有条件的地级市和经济强县政府所在地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和中等城市,鼓励更多的县城和中心镇发展成为功能健全的中小城市。发挥县城的龙头带动作用,催生具有区域特色、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加快培育中心镇,使之成为连接城乡的节点和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重要载体。 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找准城市发展定位,强化城市发展特色,提升城市发展品位。优化城市基础设施的结构布局和运行管理,建设环境优美、适合人居的生态城市,充分发挥城市对产业、人口的吸纳集聚作用。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逐步赋予进城就业农民与市民同等的待遇,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人口的转移转化作用。强化城市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完善服务和创新功能,充分发挥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腾笼换鸟、退二进三,对主城区、近郊发展空间和功能进行战略拓展与科学整合,充分发挥城市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 (四)加快城乡一体的制度创新,推进农村人口城市化 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的体制障碍。加快实施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消除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不合理功能。探索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土地使用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完善土地征用“区片综合价”制度和征用程序,切实维护和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完善城乡统筹就业制度,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平等竞争。 实施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强涉农收费项目监管,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推进县乡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化解乡镇债务。加快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保障农村公共支出。科学界定乡镇政府职能,合理设置乡镇机构。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健全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三个组织”,创新民主议事协商、集体财务审计监督、民主评议村干部“三项制度”。积极推进以社区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生活环境。进一步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待遇,切实解决涉及收费、薪酬、劳动时间和工作条件等突出问题,依法办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研究制定政策,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同等的职业培训、子女就学、计划生育、公共卫生服务。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增强进城务工人员的民主法制、生态环保和城市公共生活意识。 三、着力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顺应集群化、信息化、国际化和生态化发展趋势,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推动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走出一条互动互补、集聚集约、创新创优、高质高效的产业发展之路,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先行区。 (一)着力整合提升,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全面实施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发展规划。推动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重点园区的整合提升扩容,增强研发、信息、培训、营销等服务功能,构筑全国一流的产业集聚平台。加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国际化经营能力,促进区域块状特色经济向国际性产业集群转型。合力打造中高档纺织、品牌服装及皮革、电子信息及电气等10大产业集群,以及20个左右国内重要的制造基地,培育100家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大企业大集团,培育1万家专业特色强的成长型中小企业。 推进关键领域的重点突破。优先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组织实施重大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加快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生物医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医疗器械,积极开发新材料、新能源和先进环保技术。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加快改造传统优势行业,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纺织、服装、皮革、五金、造纸、精细化工等行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积极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建设大乙烯、对二甲苯(PX)、精对苯二甲酸(PTA)等大型石化以及板材类优质钢冶炼和深加工项目,积极发展大型船舶和特色船舶修造产业。整合提升装备制造业,依托汽车零部件生产的优势,加大国际合资合作力度,提升豪华大客车、经济型轿车、皮卡车等整车制造水平;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着力提升研发和工艺水平,在电子通信设备、输变电设备、环保专用设备等领域有新突破。 增强建筑业发展优势。强化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健全建筑业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标准体系。加快培养建筑业管理人才和高技能紧缺人才,培育能参与国际竞争、承揽大型工程的建筑企业集团。大力推进建筑业科技创新,鼓励和支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应用。进一步增强浙江建筑业的品牌优势和竞争能力,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二)提升战略地位,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把服务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建立“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服务业体系,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全社会就业的贡献率。着力推进服务业市场化,健全社会化、专业化的生产生活服务网络。充分发挥服务业的比较优势,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提升商贸物流、金融保险、旅游会展、文化和房地产等优势服务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等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加快培育信息、科教、中介、社区和公共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打破行业垄断,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加快电信、金融、铁路、航空和市政公用服务等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进一步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改革。对公共服务与非公共服务、营利性服务与非营利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和差别化政策,转换运营机制,提高公共服务业的效率和水平。 着力建设服务业高地。鼓励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确立服务业优先发展的地位,推动杭州、宁波、温州等大城市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打造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通过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浙港合作,形成长三角南翼现代物流和国际航运枢纽;通过发展网络增值服务和软件产业,培育国家电子信息和软件产业基地;通过义乌国际商贸城等大型专业市场的整合、转型和提升,积极融入国际采购和分销网络,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商贸流通中心;通过优化整合全省旅游资源,打造文化、休闲、商贸、生态、海洋、红色旅游六大品牌,建设杭州国际休闲旅游等十大旅游区,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三)加强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实现自主创新的重点突破。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重点建设国家和省级软件、信息、生物等高技术产业基地,努力在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技术创新成果,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加强品牌创新和管理创新,逐步实现由初级简单加工和贴牌生产为主,向自主创新和自有品牌为主转变,培育100个左右驰名商标,一批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产品品牌,打造品牌大省。 完善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对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实施技术改造的“双千计划”。健全技术创新机制,引导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大中型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和技术成果转化。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重要技术标准,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 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带动作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加快机械、纺织、轻工、电子、化工、医药等重点行业的信息化改造,推进贸易、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电子化进程。依托专业网站,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引导专业市场融入国际采购分销网络。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加强市场信息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促进优势产业、知名品牌快速成长。 四、优化开发格局,统筹区域发展 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统筹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积极参与长三角合作与交流,加大国内经济技术合作力度。明确主体功能区划,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进一步发挥山海资源优势,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使山区经济和海洋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明确主体功能区划,完善区域空间布局 优化空间发展框架。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培育杭、甬、温三大都市经济圈,推进浙中城市群的资源整合和经济融合。根据区位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建设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重视保护和合理开发浙西南、浙西北丘陵山区与浙东沿海近海海域,形成以主要森林资源和重要江河源头保护区为重点的“绿色屏障”,以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为重点的“蓝色屏障”。 明确区域主体功能区划。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人口数量和开发程度,合理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逐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 优化开发区域主要包括环杭州湾和温台地区高速公路沿线城镇密集区,以及金衢丽地区开发强度较高的城区。主要任务是优化城镇与产业空间布局,提高整体开发效益。提升中心城市服务和创新功能,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严格限制低水平盲目开发和空间扩张;加快卫星城镇培育,吸纳中心城区产业和人口的合理转移;构建城市(镇)间生态廊道和绿色开敞空间,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产业优化、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城市群。 重点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园区)、城市新兴工业功能区块,环杭州湾和温台沿海地区港口物流和临港工业发展区,金衢丽地区具有开发前景的低丘缓坡和河谷盆地。主要任务是实现高起点的规划与建设,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加快人口的有效集聚,力争形成若干新的产业高地和城市新区。 限制开发区域主要包括森林覆盖地区、江河水系源头地区、重要湿地生态系统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主要任务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整治,着力引导人口和产业向重点开发区域和优化开发区域转移,精心选择少数条件较好的陆域和海岛进行点状式集约开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禁止开发区域主要是指依法设立的自然保护区和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主要任务是依据法律法规实行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规定的开发活动。 建立和完善主体功能区划的管理机制。编制全省主体功能区划规划,协调各类空间规划和专项规划,提高空间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逐步建立以主体功能区划为基础的差别化区域开发政策,探索重要资源环境的统筹配置机制,完善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 (二)推进山海协作,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 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以缩小与发达地区居民公共服务差距为目标,加大公共财政对欠发达地区的倾斜力度。强化对农村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扶持和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支持欠发达地区培养和引进人才。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扶持,提高社会保障和救助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海岛和贫困山区的扶贫开发力度,做好结对帮扶工作。继续推进百亿帮扶致富工程和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健全社会力量对欠发达地区的帮扶机制。 形成山海协作新格局。完善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机制,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逐步形成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区域合作新格局。鼓励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开展来料加工,建立出口货源基地;进一步拓宽山海协作领域,联合开发生态农业和旅游业,联合进行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劳务合作和人才开发。在欠发达地区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一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发展项目。 探索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新途径。因地制宜、特色开发,力争使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加快欠发达地区交通、电力、水利等设施建设,实施一批教育、卫生、文化和环保项目。坚持教育培训先行,高标准普及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加强转岗转业技能培训。坚持“内聚外迁”先行,推动区内人口向县城、中心镇和部分河谷盆地集聚,实施“下山避险”工程,支持有条件的县市走“小县大城”发展之路,加快欠发达地区人口向发达地区有序迁移。坚持生态经济先行,发挥欠发达地区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 (三)推进陆海联动,加快海洋经济强省建设 加快港口物流、战略物资储运和临港工业三大基地建设。加强沿海港口资源整合和合理开发,发挥集装箱、油品、煤炭、矿石等专用深水泊位优势,加快建设分工合理、江海相连、通达国际的现代港口物流基地。实施岙山原油战略储备库、舟山煤炭配送中心、进口液化天然气(LNG)接收中转站等项目,加快建设保障长三角、辐射全国的战略物资储运基地。引进大公司和大项目,加快建设石化、能源、船舶、钢铁等规模化、高科技临港重化工业基地。依靠科技发展海洋产业。进一步增强海洋国土意识,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整合海洋科技资源,创办一批国家和省重点涉海研发机构,建设一批海洋产业基地服务设施。加强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环保技术及设备、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等新兴领域的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培育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海洋产业。搞好转产转业渔民培训,大力推动传统渔业向产业化、生态型、高效益的现代渔业转型,建设一批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中心渔港和渔港经济特色区块。
改善海洋经济发展环境。按照“大岛建、小岛迁、有条件的陆岛连”的总体要求,继续完善接陆连海、贯通海岸、延伸内陆的大交通网架,不断提升重要海岛的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海岛水源和海水淡化工程建设。严格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域使用管理制度,综合整治河口海湾,保护并合理开发滩涂、岸线资源和无居民海岛。健全海洋环境监测体系、海洋灾害预警预报和防御体系,提高海洋污染重大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加强生态修复,恢复海洋生物多样性。 (四)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合作 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主动接轨上海,借助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和科教人才高地的辐射带动效应,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产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推动沪苏浙三省市的交通互联、产业互补、要素共享、环境共保,逐步实现人才、信息、资金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以杭州、宁波为战略支点,充分发挥嘉兴、湖州近沪经济走廊、绍兴吴越文化、舟山深水港资源、台州民营经济等比较优势,加快杭湖宁发展带的形成,进一步融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加强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资源富集省份的战略合作,建立重要资源和原材料基地,参与当地国企改革重组,利用边境口岸开拓东盟、南亚和东北亚边贸市场。发挥衢州作为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和丽水作为浙西南山区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拓展内陆经济腹地。鼓励企业在省外投资创业,积极支持浙商回归发展。加强引进内资工作,改善对在外浙商及商会的指导和服务。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工作,帮助受援地区增强自身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 不断扩大与港澳台的经济合作和交流。进一步落实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推进与港澳在金融、物流、贸易、旅游、咨询、教育、科技等服务领域的深入合作,拓展新的合作领域。继续推进“东引台资”,加强与台湾的经贸技术合作。 五、完善基础设施,增强资源要素保障能力 着眼于适度超前,着力于综合提升,以水利、能源、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设施先进、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统筹规划和科学论证,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推进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管理改革,加强需求侧管理,全面提高建设运营水平。 (一)优化配置、综合利用,强化水资源保障 加强水环境整治和保护。全面规划和建设安全饮水、治污净水、节约用水、科学调水等“四水工程”。进一步加强八大水系流域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快城镇截污治污工程、城市水环境整治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建设。全省地表水省控断面水质三类标准以上比例超过6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率达到85%以上。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0平方公里,承压地下水超采区实行全面禁采。 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跨区域引供水的综合协调,建立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管网配套、城乡一体的供水网络,新增年供水能力30亿立方米。继续实施浙东引水等工程,深化浙北引水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金华九峰、龙游沐尘、宁波周公宅、湖州老虎潭、长兴合溪、新昌钦寸等水源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海水淡化工程建设,海水淡化日处理规模争取超过20万吨。 进一步完善江堤、海塘加固和排涝工程。实施八大水系江堤和重要海塘的加固工程,完善太湖流域治理、温州西向排洪等易涝常灾地区的排涝工程,继续抓好全省城市防洪工程,建成金华市城市防洪工程等项目,推进“千库保安”工程和300座标准水库建设,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高沿海防台御潮和城乡防洪抗灾能力。 (二)优化结构、积极平衡,强化电力能源保障 加强电源建设。按照“十一五”期末全省人均电力装机1千瓦的目标,加快电力项目的建设进度。坚持水火核气并举,优化电源结构。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建成滩坑水电站,有重点地新建若干抽水蓄能电站;以增加大型高效机组为重点优化燃煤火电结构,建成国华宁海电厂、华能玉环电厂、浙能兰溪电厂、大唐乌沙山电厂、浙能乐清电厂、台州电厂五期等,争取新建若干燃煤电厂;加快建设三门核电和秦山二期扩建工程,形成南北两大核电基地;积极推进天然气发电,建成镇海、萧山燃气电厂和宁波液化天然气(LNG)电厂;加快推进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加快建设宁波舟山港域的原油和煤炭储运基地,提高战略储备能力,扩大国外能源利用,保障一次能源供应。 完善电网布局。推进“西电东送”、“皖电东送”工程,增强浙江电网的受电能力。完善500千伏电网结构,加快建设临海—义乌双回500千伏线路,建设双龙—丽水—瓯海Ⅱ回线、玉环电厂和乐清电厂送出等一批输电线路,新建嘉善、温东、甬东、丽水等14座500千伏变电所。建成安徽—浙江双回路通道等项目,形成浙东浙西双通道、钱塘江南双环网的主网架格局。建成以大型电厂为支撑点,以500千伏环网为主网架,布配合理、安全可靠的电网运行体系。 (三)优化布局、衔接配套,提高综合运输效能 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加强运输通道和枢纽建设,加快形成“两纵”(沿海和沪浙赣通道)“三横”(浙北、杭甬舟和浙南通道)、“双枢纽”(杭州以客为主、宁波以货为主)、多节点的综合运输网络。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提高综合运输系统的整体效能和普遍服务水平。 加快发展轨道交通。优先发展快速、安全、集约的轨道交通,新建杭州地铁和沪杭、杭宁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工程。积极推进金温铁路提速扩能改造、湖嘉乍铁路建设和金台铁路前期工作。加快贯通沿海铁路大通道,建成温福浙江段、甬台温及衢常铁路,完成浙赣、沪杭和萧甬铁路电气化改造。结合规划调整和城市发展,优化铁路场站和线路布局,完善杭州、宁波、温州、金华等铁路枢纽。 完善公路运输网络。优化路网布局,拓展省际通道,建成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南北接线、台缙、杭浦、杭徽、申嘉湖(杭)、申苏浙皖等高速公路,推进绍嘉、甬台温复线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欠发达地区高速公路建设,建成诸永、龙(游)丽(水)、丽(水)龙(泉)、黄衢南高速公路和舟山大陆连岛工程。 提升港航发展水平。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加快进口矿石、原油中转运输系统、煤炭卸船运输系统和集装箱专用泊位建设,充分发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的优势。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深水岸线资源,形成以宁波—舟山港为中心,以温、台港口和浙北港口为两翼的海港布局体系。加快推进高等级航道改造工程,重点抓好骨干航道和内河港口建设,逐步构建水系沟通、干支直达、区域成网的航运网络。 扩大航空运输能力。推进浙港合作,加快杭州萧山机场扩建;改扩建宁波栎社、温州永强机场,做好迁建机场的前期工作,形成以杭州萧山机场为重点,宁波、温州机场为骨干,其他机场为补充的空港布局。巩固已有航线,拓展新航线,形成国内外、客货运、干支线、空中与地面有机衔接的航空运输网络。 (四)优化网络、联建共享,提高信息应用效能 继续完善计算机互联网。推进光缆传输,发展无线传输,整合网络资源,建成大容量、高速率、安全可靠的公众骨干传输网。加快实施宽带网接入和扩容工程,重点建设宽带互联网以及兼容综合业务的接入网,全省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达到15%以上。 扩容提升通信网。继续发展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开展多元化业务,适时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平稳过渡。按照“大容量、少局所、多模块、广覆盖”的原则,优化升级固定电话网络,逐步将业务汇聚到宽带、智能、开放的下一代综合业务网络。 加快建设数字广电网。全面推进广播电视从模拟向数字化过渡,进一步完善以有线电视管网为重点的网络建设,逐步建立包括节目、传输、服务、监管功能在内的统一平台。强化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集成和应用,加快广播电视网络双向改造和有线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 积极促进计算机、通信、广播电视三网融合。深化信息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信息技术标准的衔接和统一,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促进大型数据库和公共信息平台的联建共享。继续建设“数字浙江”,构建开放、高效、便捷、安全的信息网络平台,全面推进政府、企业、社区和家庭信息化。
(五)防灾减灾、应急避险,强化公共安全保障 加强防减灾设施建设。规范基础设施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强化沿海防台御潮、高标准城市防洪、主要水系和流域治理、抗震及地质灾害避险等重要工程建设。合理开发气象资源,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普及全民防灾减灾知识,以供水、供电、供气保障和学校、医院、商场、娱乐场所安全为重点,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加快应急网络平台建设。整合应急技术系统和设施,建立应急指挥平台。加强气象、海洋、水文、地质等多部门和多学科的协作,建立健全覆盖陆域和海洋的地理信息系统,提高对台风、洪涝、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和火灾、交通事故、化学污染、核辐射等重大公共事件的监测、预测和预警能力 六、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全面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力度,逐步形成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形成节约型增长方式 大力推进能源节约。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突出抓好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工作。大力发展节能型交通运输工具和农业机械,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控制高耗油汽车的发展。推动新建住宅、公共建筑节能和现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节能环保型空调、冰箱等家电产品和节能照明产品。到2010年,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达到40%。 深入开展节约用水。建立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节约用水机制。积极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推进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实施“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做好农业节水工作。大力实施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 积极推进原材料节约。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严格设计、施工、生产等技术标准。使用再生材料,推广替代材料,应用新型材料,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延长材料使用寿命,加强木材节约代用。大力节约包装材料,做好玻璃、马口铁、铝、纸板和塑料等包装材料的回收工作,全省水泥散装率达到70%以上。 提高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国策。合理围垦滩涂,开发低丘缓坡,开展土地整理和复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保障土地供给。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强化新增用地的前置控制和事后监督,盘活各类闲置土地。进一步优化乡镇村布局,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试点,提高建设用地效率。严格限制毁田烧砖,大力推广新型墙体材料,推进标准厂房建设。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链,重点推进冶金、电力、医药、石化、造纸、建材、轻纺等行业的“三废”循环利用。建立生产者责任制度,以再生金属、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为重点,提高加工利用再资源化水平。推广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制度,推进农业废弃物生态化处理和农业生产资料资源化利用。 (二)转变生产消费模式,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加快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实现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次循环经济的互动发展。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导向,通过企业生态设计和清洁生产,推进企业内部小循环。以企业、产业之间的循环链建设为主要途径,以园区生态化改造为主要抓手,推进产业园区中循环。以生态社区和生态城镇创建为载体,推行绿色消费和社会化废旧物资回收,推进社会大循环。
推动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建设。实施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突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推行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高效生态农业、循环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生态城市和生态乡镇建设、绿色消费、政策法规建设等九大领域,建设“九个一批”示范工程,组织实施百个重大项目。推进工业循环经济“4121”示范工程建设,确定4个市、10个县(市、区)、20余个工业园区(块状经济)和100余家企业作为工业循环经济首批试点。 (三)强化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加大生态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多渠道多形式支持江河水系源头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强陆域和海洋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监测,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公益林建设,实施沿海防护林、万里生物防火林带工程,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以上,力争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比例达到45%以上。进一步做好珍稀濒危物种的抢救与保护,强化对临安天目山等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合理增建森林生态、野生动植物、湿地和海洋等自然保护区,促进自然生态恢复。
严格控制和整治环境污染。进一步强化环境准入、“三同时”和排污许可等环境管理,坚决控制发生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逐步实现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转变。继续推进“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抓好钱塘江等八大水系、京杭运河、平原河网、海湾河口等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完成温瑞塘河、曹娥江流域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工程。加强重点行业的污染防治,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坚决依法关闭污染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企业。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和管理力度,提高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的集中处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建成绍兴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金华市金东区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工程,实现全省市县建有污水处理厂。综合整治城市内河河道污染、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执行碧海行动计划,重点实施“310海洋环境工程”,严格控制近海海域污染。建立健全辐射环境监管体系,重点加强核辐射环境监管。 (四)强化引导和约束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立健全法规和标准。加快健全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地方性法规,修订和制定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建筑节能等政府规章,明确政府、企业和自然人的责任与义务。加快制定资源节约的产品和产业标准,完善企业清洁生产的标准规范,研究制定循环经济的资源效率标准、能源效率标准、废弃物排放标准等。建立和推行绿色产品、绿色企业的标准体系,完善监管办法。 建立导向机制。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处理收费制度,加快制定鼓励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的相关政策,加大公共财政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投入力度。研究自然资源和环境生态价值评估方法,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包括资源环境保护指标在内的政绩考核制度,完善生态恢复、破坏修复责任制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大力加强国情、省情教育,广泛组织开展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政府、企业、社区活动。 七、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 发挥浙江人文优势,大力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公共服务能力,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全面建设科技强省、教育强省、卫生强省和体育强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加强文化建设,繁荣先进文化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先进文化为导向,积极开展爱国主义和形势政策教育,与时俱进地坚持和发展浙江精神。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双建设、双整治”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和法制信用宣传,全面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大力推动廉政文化“六进工程”,在全社会形成廉洁从政从业的良好风尚。加强浙江当代发展问题和历史文化研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重点加强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社区等基层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文化馆站的服务水平,优化档案馆、博物馆建设布局,建成西湖文化广场、浙江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完善有利于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政策机制,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建立覆盖城乡的文化传播网络,推进数字化在线传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妥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重要历史建筑和文物。促进文化开放,积极推动优秀文化成果的对外交流。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研究制定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的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发展文化中介组织,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演艺、信息网络、动漫游戏、文化用品制造、艺术品经营等领域,发展具有浙江特色和高技术、外向型的文化产业。培育文化龙头企业和文化名牌产品,打造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特色文化产业区块和文化专业市场。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国家政策许可的文化领域,积极扶持民办文化产业。 (二)加快科技进步,全面提升科技综合实力 构筑区域创新体系。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发展创新文化,集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转化创新成果。在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建设开放型区域创新平台。积极引导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高层次研发机构,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科技研发机构,推进创新团队建设。鼓励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激活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动力,提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并开放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发展一批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科技中介组织,建设一批高新技术孵化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发展民办和外资科研机构,鼓励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来浙江设立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采取理事会、股份制、会员制等形式,组建一批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行业和专业创新平台。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完善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围绕高技术产业、传统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高效生态农业、环境资源、海洋开发、健康与安全、服务业信息化等八个重点领域,组织实施30个重大专项,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加快实现技术跨越。
(三)突出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教育体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段教育和学前三年教育,加快扫除青壮年文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支持浙江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争取若干所高校进入国内一流大学行列。办好高教园区,促进与省外、国外名校联合办学。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均占高等和高中段教育招生总规模的50%。加快发展校外教育,进一步扩大青少年宫、青少年学生校外素质教育基地的规模,建设一批国内一流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的终身教育网络,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一批社区学院和农村成人文化学校,城乡社区教育普及面分别达到90%和60%以上。加强科普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 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把农村基础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对全省城乡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省财政对各地免收的学杂费给予一定的转移支付,各地财政要确保教育经费足额到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收课本费、作业本费和补助住宿费,消除学生因贫辍学现象。调整和优化学校布局,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学校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
(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围绕提升执政能力,继续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实施“万名公务员公共管理培训工程”,培养造就一支能够担当重任、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队伍和廉洁勤政、务实高效、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围绕提升经营管理能力,轮训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的高层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造就一支市场拓展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队伍。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和“钱江学者计划”,培养造就一支在全国有影响力、比较优势明显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领军人才队伍。围绕提升实践能力,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培养造就一支掌握高超技能和前沿技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围绕提升致富创业能力,启动百万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造就一支技术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队伍。 调整优化人才结构。围绕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及三大产业带建设,打造特色产业人才培育基地,加快人才集聚。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智力支持和人才培训力度。实施“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工作推进工程”,强化对民营经济的人才支撑。加快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全方位推进跨区域的人才开发交流与合作。倡导和推行人才柔性流动,继续实施“万名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积极吸纳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选送一批高层次人才到国外学习培训,开展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依托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等高层次人才载体,凝聚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创新人才机制。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选拔任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浙江省特级专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突出贡献人才奖励、钱江技能大奖等制度。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加强人才公共服务,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进一步完善人才开发的投入机制,切实发挥人才投入效益。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农村及欠发达地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立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医疗救治和公共卫生信息预警监测报告体系,加强艾滋病、结核病、肝炎、人禽流感、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控工作。强化医学科技,建设一批现代化医院。发展中医药产业,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继续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升城乡公共卫生水平。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公平性。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力争参保率达到90%以上。建立健全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健全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制度,进一步调整和规范医疗服务价格,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加强对农村基层卫生事业的监管和服务。完善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机制。
推进全民健身。加快推进小康健身工程、奥运争光工程和体育产业培育发展工程,兴建一批国家和省级健身中心、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社区和乡镇健身场所,进一步开放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场地。按照布局合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建设一批符合国内外大型赛事标准的体育场馆。重点发展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培育一批国家和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改善训练条件,建成省体育运动训练基地,健全集训练、教育和科研为一体的集约化训练体系。发展体育竞技表演、体育技术培训、休闲健身、体育用品制造等体育产业,培育体育产业集团、职业体育俱乐部和体育中介,大力引进高水准的国际赛事。 八、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抓住发展民主政治、实现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加强社会管理四个着力点,建设“平安浙江”。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建设“法治浙江”,加快形成民主完善、法制完备、公共权力运行规范、公民权利切实保障的法治社会。 (一)建设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服务业,鼓励发展中小企业,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把职业培训和促进就业结合起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转业和创业能力。完善困难群体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健全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连通城乡、覆盖全省的就业服务网络。 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养老、医疗、失业等基本社会保险覆盖面。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养老保障制度,全面推进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改革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省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00万人。加快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全民健康保障体系,健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900万人。规范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全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70万人以上。建立健全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职业康复相结合的制度,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 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进一步规范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救助制度,健全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长效机制。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健全残疾人保障机制。加大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加快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困难,逐步建立农村特困家庭的住房救助制度。 探索构建新型社会福利体系。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福利设施,全省综合社会福利床位数年均递增10%,有效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要求。大力推进福利事业社会化,鼓励社会募捐,加快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建立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大力倡导义工、志愿者服务,健全服务网络,提高福利服务整体水平。 进一步优化收入分配。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注重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有效调节过高收入,不断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培育消费热点,引导消费预期,完善消费政策,扩大居民消费。切实改善购物、娱乐、餐饮等消费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二)加强社会建设,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重视人口战略性问题研究,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问题。保持现有生育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全省总和生育率控制在1.5以内。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关注性别平等,综合治理流动人口生育率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大力推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工程”。重视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老年服务产业。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项制度,保障城市社区居委会和村民委员会依法行使自治权利。大力培育公众的参与意识,规范参与行为,完善城乡社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功能。规范社区组织建设,理顺政府部门和社区的关系。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景宁畲族自治县等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增进民族团结。落实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贯彻侨务方针,进一步做好侨务工作。 规范发展社会组织。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发展一批行业协会、非营利性基金会和公益性社团。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合理分工,使各类社会组织成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推进各类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彻底脱钩,加快承接政府改革中转移出来的职能。完善社会组织管理的法规规章,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协调利益、自律管理等职能。 有效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突发公共危机预警体系建设,形成覆盖城乡、反应灵敏、统一指挥、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危机应对管理机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推进科技强警,建设“金盾工程”。创新“枫桥经验”,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努力把各类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切实加强禁毒工作和互联网安全管理,防范和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和各类恐怖活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对建筑、矿山、危险化学品、核设施和饮用水、药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监督管理;加强动植物检验检疫,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提高交通安全监管水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国家安全工作,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活动。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完善领导下访、约访制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切实做好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广泛开展“双拥”和军民共建活动。 (三)建设“法治浙江”,不断提高依法治省水平 加快法制化建设进程。以适应经济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和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重点,健全政府立法程序和工作机制。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积极探索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推进综合执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重点解决执法不严和多头执法等问题。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切实维护司法公正。以保证司法公正为目标,逐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形成权责明确、配合密切、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完善司法工作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加强司法队伍建设,防止和惩戒司法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 加强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实施“五五普法”规划,不断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努力创新手段、拓宽渠道,以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和青少年为重点,深化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教育。完善包括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在内的法律服务体系,扩大法律服务领域,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积极参与疏导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加强法律服务从业人员、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和基层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到2010年每万人拥有律师数达到2人左右。
九、坚持互利共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 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推进产品、产业和市场的国际化,充分发挥外经贸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努力实现对外开放的新突破。 (一)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增强出口综合竞争能力。深入实施外贸“四个多元化”,积极培育大型外贸企业、科工贸一体化企业、专业外贸公司等优势出口主体,鼓励企业进入大型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和采购体系,支持企业加快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推行生产、销售、环境和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认证。着力提高传统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强纺织、服装、轻工、机电等优势行业的持续出口能力。培育若干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和软件出口基地,扶持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技术产品出口。努力破解农产品出口的“绿色壁垒”,建设一批高效生态农业出口基地。 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在发挥一般贸易优势的同时,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努力增加出口加工区数量,完善出口加工区功能。扩大基础性自然资源、原材料的进口,鼓励引进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快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全面推动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大力支持汉语培训、民族文化、动漫产品、中医药等文化产品扩大出口。 完善国际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建立健全对外贸易监测预警机制、产业损害监测预警机制和反技术壁垒工作机制,加强对大宗、重点、敏感产品进出口情况监控,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反补贴和贸易保障措施。加强和完善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及中介机构的分工协作,提高快速反应的贸易摩擦应对能力。加强行业协调和自律,避免恶性竞争。 (二)积极引导外资投向,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强化利用外资的产业导向。实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大力引进对产业升级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大企业。着力引进跨国公司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的投资项目,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生态农业。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继续推进“以民引外”、“以外引外”、跨国并购、海外上市,推动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创新招商方式,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网上招商,继续办好“浙洽会”、“西博会”和“义博会”等重大经贸活动。采取多种形式,赴境外对重大规划及重点项目进行全面推介和对口招商。 (三)加快“走出去”步伐,用好国外市场和资源 推动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充分发挥轻工、纺织、服装、家电等行业的竞争优势,大力推动有实力的企业采取投资办厂、控股参股等方式到境外投资。支持省内大中型专业市场到境外创办浙货展销中心,积极探索收购兼并、股权置换、境外上市等对外投融资和跨国经营方式。鼓励企业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或参与国外研发机构科研工作,直接获取市场信息和跟踪前沿技术。 加强境外重要资源的合作开发。以各种经贸合作机构和洽谈会为基础,以“友好省州”为载体,以“对发展中国家投资贸易专项资金”等为重要支持手段,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合作开发能源、森林、矿产、渔业等资源,拓展海外重要资源开发和供应渠道,提高利用国际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大力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完善对外工程承包促进措施,加强与中央直属企业、外省市企业、国外著名承包商的合作,支持企业以国际流行投资方式参与国际工程招投标、境外工程分包等各项业务活动。通过对外工程承包带动劳务和设备出口,积极开展国际劳务合作。强化外派劳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对外派劳务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四)完善涉外经济体制,优化外经贸发展环境 创新涉外经济体制机制。按照市场经济和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扩大口岸开放,加强外贸“大通关”和电子口岸建设。选择若干“区港联动”试点,建设国际物流园区,增强对腹地经济的带动作用。深化境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简化对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审核和管理程序。 加强开发区建设。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依托,建设若干规模较大、特色明显、外资密集、国际知名度高的重点开发区。加强整合、扩建和提升,鼓励开发区向综合性多功能产业区发展,实现高水平、集约化开发。 完善外经贸发展扶持政策。逐步由一般性的直接扶持,向公共服务、贸易保障、降低贸易风险和投资风险转变。鼓励外贸企业由规模扩张向提升国际竞争力转变。鼓励外商转让先进技术,推出相对优惠的欠发达地区引资政策。制定和完善对外经济合作便利化政策和措施。加强外经贸运行监测和管理,完善外经贸公共服务。
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五个统筹”和“五个坚持”要求,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着力点,加快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以新一轮的改革促进浙江经济社会新一轮更高水平的发展。 (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 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进民营企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遵循“非禁即入”的原则,进一步拓宽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文化产业等领域。建立市场准入、税收管理、规费标准、金融贷款、部门服务“五个平等”的新机制,加快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企业管理信息化和品牌经营三大工程。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以资本为纽带,打破封闭式股权结构,创新治理机制。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打响“浙商”品牌。 深化国企国资改革。以省属国有企业为重点,推进产权多元化,全面完成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国资监管体制,改进国资监管方式,加强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等相关责任制度,优化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市场化选聘经营者步伐,深化企业经营者年薪制、期(股)权制和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改革。加快垄断公用行业改革,推进基础设施市场化建设和运营。 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在更大范围内推动国资、民资、外资等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进一步激活富有生机的微观经济基础。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鼓励支持跨地域、跨所有制的相互参股、联合重组和嫁接外资,形成多元混合型产权结构。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增强创业资本的逐利动力和增值活力。 (二)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健全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 加快建设“信用浙江”。切实提高监管水平,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维护市场公平交易和质量安全。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充分发挥企业信用发布查询系统的作用。加强信用监督,健全失信惩戒,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切实提高社会诚信水平。 加强地方资本市场建设。扩大直接融资,推进地方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建立区域金融稳定和安全长效机制。大力推动企业多渠道上市融资,打造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特色鲜明的“浙江板块”。推进地方金融体制创新,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地方金融机构,加快引进境外金融机构,做大做强一批地方性金融机构。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和产权改革。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扩大发行企业债券,积极发展期货、保险、租赁市场。重点培育省级产权交易平台,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产权交易,形成全省统一互联、流转顺畅的产权交易市场体系。 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健全能源、矿产、水资源使用差别化价格和阶梯式价格调节机制。全面推行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建立完善水权、排污权等交易制度。完善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和补偿机制,深化二、三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供应方式,试行土地出让年租金制度,推进森林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深化劳动力市场化改革,使劳动力价格真实反映劳动力成本。加快培育人才、技术等要素市场,强化市场化配置功能。 (三)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规划调控作用,建立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的规划体系。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性和导向性,切实强化空间规划功能,增强区域规划在特定区域的指导性,进一步做深做实专项规划。完善规划综合协调管理机制,规范立项管理,注重衔接协调,扩大公众参与,健全专家论证,完善审批发布,强化组织实施。坚持以规划带项目,进一步发挥规划配置资源的导向作用,有效增强规划对开发建设活动的约束性。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按照政府投资管严管好、同时尽可能引入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全面实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后评价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快推行代建制。按照企业投资放开放活、同时相应加强引导监管的要求,全面实施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建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备案制以及相关行政许可配套联动机制。逐步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 健全行政许可制度。全面实施行政许可法,严格设定行政许可项目和权限,规范行政许可行为。进一步减少行政许可项目,规范配套制度,提高办理效率,加强事后监管和责任追究。推进网上并联审批,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提高综合服务效能。 完善政府经济调节机制。合理设定调节目标,主要运用法规和规划、产业政策和价格政策、公共资源配置等手段管理国民经济活动。建立政府决策的公众参与和专家论证制度,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完善土地、税收和公共支出政策,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完善统计体系,加强经济社会运行监测、评估和预警,促进政府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经济调节能力。 创新政府管理体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合理界定政府部门的责任和职能。积极探索简化行政层级和管理架构的有效形式,建立行政支出的刚性约束机制,控制和降低行政成本。完善公务员录用考核制度,实行绩效考核、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推行公务员专业化改革,探索职务消费货币化。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建立科学有效的政绩考核制度,完善政绩考核与干部使用挂钩机制。 (四)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划分省对市、县的事权和财权,理顺财政分配关系。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全面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实行国库集中收付,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扩大社会保障支出,加大对“三农”和社会事业的财政投入,重点保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础教育、城乡公共卫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服务、基层文化事业支出需要。 创新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在分类定位的基础上,加快全省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加快生产经营类、社会中介服务类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加大监督管理类、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的优化重组力度,改革运行方式,提升服务能力。改革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逐步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运作。鼓励和支持社会投资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建立和完善特许经营制度。探索采用合同外包、发放服务券等方式,推行公共服务社会化,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为完成本规划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必须建立健全责任分明、推进有效的规划实施机制。发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统领作用,通过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年度计划加以细化,分解落实到各地、各部门,并健全规划实施目标责任制。按照“先编规划、后定项目”的原则,逐步实现投资调控由项目审批向规划审批的转变。进一步加强规划宣传,强化规划的社会监督。健全规划评估制度,提高规划实施的有效性。 让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增强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振奋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
||||||||||||||
打印 关闭 | ||||||||||||||